因此养虾应在改善养殖池塘的底质上下功夫,池塘底质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对虾的健康生长,更直接关系到养虾的成败。
不良底质的判断方法:
①池边的角落有大量黄褐色泡沫,有异味,不易散开;黄褐色泡沫是水质变坏的表现,有异味验证了坏底;
②料台脏,底部附着胶着物或黑泥;
③池底在光照强时升起大量气泡或气雾;
④池底出现花白斑块;
⑤水质变得浓稠,风吹过水面出现细密的水纹;
⑥在饲料台吃料的对虾突然增多了数十倍;
⑦亚硝酸盐含量增高;
⑧pH值在早晨和下午检测时没有变化。
养水先护底:底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质,水质的好坏是底质的表现形式,通常人们是通过水质的变化再知道底质的变化,改善底质是改善水质的基础。病原通过塘底的有机污染物生长繁殖,再通过水体扩散传播;因此,养水先护底。
改底的误区:①经调查,市场80%以上的底改产品都是名不副实带有很大投机性和欺骗性,如解毒底改、净水底改、增氧底改、清凉底改、抗应激底改、大蒜素底改、补钙底改等等,绝大部分都是以大量的低质石粉加少量的化学产品混合而成,用了以后多絮凝或吸附沉积到塘底,形成“聚毒层”,表面上是水好了,实际上是底败了,表面上这类产品低价实惠,实际上后患无穷,代价难以估计。②一旦发现底质腐败,发热发臭,虾不正常,则心里焦虑无比,投放大量的底改产品,包括大量的微生物制剂,造成虾耗氧和应激。
提倡生物护底:底质养护的的方法,提倡用微生物型底质养良剂;采用微生物技术改良、养护底质和水质,是对虾养殖技术的重大突破。定期使用复合型微生物底质养护剂黑金神或水底双改配合六控底健康,能充分利用复合微生物中各菌种的功能优势,发挥其协同作用,将残饵、排泄物、动植物尸体等影响底质变坏的隐患及时分解消除,不仅养护了底质和水质,而且控制了病原微生物及其病害的蔓延扩散。这里特别提醒的是“养底、护底”而不是“改底”,应将上述产品少量多次地合理使用,使底质由坏到好是在渐变中(而不是在巨变中)完成。
间接护底:在饲料中长期添加微生态制剂,因为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动物正常的肠胃菌群配制而成,在肠道内定植,利用益生菌代谢的生物酶补充对虾体内的内源酶不足,促进饲料营养的吸收转化,降低粪便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所以不仅能降低饵料系数,而且能从源头上解决对虾排泄物对底质和水质的污染,节约养殖成本。
装好增氧机 护底更轻松:增氧机不仅能活水,在有中间排污口的池塘,还能起到排污的作用;安装增氧机时应能使水流通过各个角落,尽可能地将污物带到中间排污口排出。有效排污的安装法是将增氧机与池壁形成约35度角,沿池壁安装,所造成的水流能将角落的污物一起带走,不留死角。